>
站内搜索

十二月新书推荐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04 编辑:图书馆 浏览次数:

  1. 《额尔古纳河右岸》

    作者:迟子建

    索书号: I247.57/2007-2

    内容简介: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2. 《一句顶一万句》

    作者: 刘震云

    索书号: I247.5/98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作家刘震云先生参磨四年的杠鼎之作。被北京五大评论家誉为“中国的《百年孤独》(诺贝尔获奖作家马尔克斯的作品)” ,是刘震云迄今为止最成熟最大气的作品。这部小说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笔触始终紧贴苦难的大地和贱如草芥的底层人群,结构单纯而内容丰富,命悬一丝而荡气回肠,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勇往直前。

    《一句顶一万句》的故事很简单,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来,延宕百年。

     

     

     

     

     

     

     

     

     

     

    3.《动物农场》

    作者:【英】奥威尔

    索书号:I561.45/270

    内容简介:

    《动物农场》是奥威尔著名的反乌托邦寓言小说,自1945年出版以后引起很大反响,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书中讲述了“动物主义”革命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的故事:农庄中的一群动物不堪人类压迫,奋起反抗并建立自己的家园,然而这场革命由于领导者猪的独裁和动物们的愚昧盲从而变质,农场升级成为一个更不平等、更残酷的专制社会。作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作者借助寓言的叙述方式,通过简单易懂的故事揭示辛辣而深刻的政治和社会现实。

     

    4.《显微镜下的大明》

    作者:马伯庸

    索书号:K248.09/11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的,是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

    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这些档案是中国历史中绝无仅有的奇迹,它们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而且记录极为详尽。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

    这六个事件聚焦于一府一县乃至一村之内,记录的是最底层平民的真实政治生活:当遭遇税收不公时,他们如何愤起抗争;当家族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如何兴起诉讼;当政治利益与商业利益发生矛盾,他们如何与官府周旋博弈;当朝廷要求整顿户籍,他们又是如何从中造假牟利……

     

     

  3. 《基层女性》

    作者: 王慧玲

    索书号:B848.4/1048

    内容简介:

    关于男女平等,她说——这不应该是需要反复诉说的事。关于年龄焦虑,她说——喜欢自己的人,不会有年龄压力。关于焦虑,她说——活在当下的人不会焦虑。关于伴侣,她说——要和精神富裕的人在一起。关于婚姻,她说——婚姻不谈爱,谈经营。关于全职妈妈,她说——没有全职妈妈,只有家庭主妇。关于生育,她说——女人要为自己生孩子。

    作为一个网红和一位基层女性代表,她正在做着一件渺小又伟大的事——替那些失语的基层女性发声。

    本书脱胎于这一系列短视频,紧紧围绕当下性别权益的热门议题展开,通过原生家庭、自我成长、两性关系三个主题,论述女性要如何摆脱环境与观念的束缚,正确对待恋爱与婚姻,成为一个精神、物质双独立的女性。

    作者将讲述对象界定为精神、物质双不独立的女性人群。这一选择的原因有二:第一,在作者看来,难以独立的基层女性,在当下婚姻制度中处于弱势地位,她们遇到的困境,既有其独特性,也有之于全体女性而言的普遍性;第二,作者自己的人生就是一个逃离基层女性命运的故事,她为此感到庆幸,也希望能鼓励更多女性逃离困境,把握命运,成为独立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