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热点文章

党建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园地 >> 正文

医心向党初心 思政铸魂担使命——清明祭英烈

发布日期:2025-04-01    作者:     来源:     点击: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本是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时节,可历史的伤痛却如阴霾般挥之不去。为了让同学们能真切触摸历史脉搏,汲取先辈精神养分,3月29日,医学院思政委员与“医心向党”讲解员们跟随马克思主义学院参加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南京实践教学活动。同学们满含对历史的敬畏与探索的渴望,带着求知的热情,踏上了这片镌刻着无数悲壮与荣光的土地。

当天清晨,同学们早早的集合,带着期待与庄重开启了此次实践教学之旅。活动的首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同学们缓缓踏入这座庄严肃穆的场馆,仿佛瞬间穿越到了那个黑暗而悲惨的年代。馆内,昏黄的灯光映照在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上,那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每一张照片都诉说着一段血泪交织的故事。一件件陈旧的历史文物,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中,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侵略者的暴行。逼真的场景复原,让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当年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残酷与恐怖。

同学们神情凝重,脚步缓慢而沉重地走过每一个展区。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怒,以及对和平的坚定渴望。有的同学默默地低下头,陷入了沉思;有的同学眼中闪烁着泪花,为那些无辜的生命感到痛心疾首。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鲜活的、触手可及的记忆,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

离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同学们带着沉重的心情前往下一个目的地——雨花台纪念馆。雨花台,这座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就义的地方,松柏环绕,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

一进入纪念馆,热情的导游便迎了上来,开始为同学们进行详细的讲解。导游首先介绍了雨花台两边柱子的意义。那些高大挺拔的柱子,不仅是建筑的支撑,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象征着革命先烈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每一根柱子都承载着先烈们的热血与忠诚,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在导游的引导下,同学们了解到了9位英雄的事迹。其中,一位年仅16岁的小英雄格外引人注目。在那个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他毅然决然地投身到革命事业中,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面对敌人的威胁和诱惑,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毫不退缩。最终,为了革命的胜利,他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以他为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导游还讲解了“9”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9是一个极数,代表着至高无上和圆满。这也寓意着革命先烈们的精神永垂不朽,他们的奉献和牺牲为我们带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我们永远敬仰和学习的榜样。

此外,导游还讲述了丁香的事迹。丁香是一位年轻而勇敢的女烈士,她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敌人进行着顽强的斗争,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最终,她壮烈牺牲,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她的故事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女性在革命中的伟大力量和无私奉献精神,也让大家对革命先烈们的敬意又增添了几分。

讲解结束后,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排队为烈士举行了献花仪式并深深鞠躬,寄托着同学们对先烈们的深深哀思和崇高敬意。他们在烈士墓前庄严地默哀,向先烈们表达最诚挚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微风轻轻拂过,松柏沙沙作响,仿佛在为先烈们唱着一首无声的赞歌。

通过这次南京实践教学活动,同学们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历史,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他们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结束了,但同学们心中的那份感动和敬意却永远不会消散。他们将带着这份感动和敬意回到校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将革命先辈们的精神传承下去,让其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这次实践教学活动,也将成为同学们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南京实践教学活动圆满结束!(图/文:雷曼,初审:雷曼,复审:曹慧敏,终审:俞敏)